close
上週六整天行程滿滿,一早先去學校參加運動會,幼稚園小朋友舞蹈表演排第一個表演節目,開學後迷古是第一次八點不到就被挖起床,他很痛苦我也很痛苦。運動會後,還有點時間先讓迷古玩了刺激的闖關遊戲,又讓迷古去跳蚤市場尋寶,買了個比他手掌還大的傳統綁繩陀螺給他玩(回家後跟我說這個他不會玩,想要戰鬥陀螺@@),幼稚園有些大活動會和國小一起進行,辦活動就變的很盛大,氣氛就像大哥哥姐姐帶弟弟妹妹一起活動,感覺很好呢。

今天主要行程重點是要帶迷古去內湖三總做職能治療評估,三星期前看早療門診時由社工排的,時間不好安插,只得跟學校運動會撞期,不然連我都想留在學校玩。

職能治療評估其實就我們常聽到的感覺統合能力篩檢,以前對這幾個字的字義模糊,只知道是種行為失調的毛病,為什麼迷古要去做這項評估,起因是新學期開始學校都會替學生做些健檢或發展評量,有些評量是由老師觀察提出疑似有問題的學生,再由醫院專業人員來學校先進行簡易的篩檢,若覺得有需要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的複檢,迷古就是被建議篩檢的學生之ㄧ。

換到這所學校後,開學不到三星期老師就不斷反應,迷古很“愛玩打人遊戲”,不然就是上課不專心坐不住,剛開始聽到時很不能相信,怎麼跟之前讀托兒所時差這麼多,之前讀托兒所頂多反應迷古偶而會太HIGH,通常老師都能治的住他,反應了幾回後,我觀察兩邊老師的特質有很大的不同,托兒所那的老師管教比較直接,行為不好馬上處分,這幼稚園老師則是比較傾向愛的教育,先以口頭規勸約束,再不聽勸才進行下一步處置。

或許才開學老師對迷古不熟悉仍無法可管,在尚未發掘原因和找到對應方式前,基於好意建議我們要不要篩檢看看,乍聽下是有些晴天霹靂腦袋空空,當下我並未拒絕老師的好意,畢竟只是項篩檢若真有問題發生也可早期發現治療,只是直覺反應想不會吧~迷古會有問題嗎? 回家後慌張火速上網查詢不少相關資料,大多都是有看沒有懂,找尋相關症狀反應再對照迷古的行為看來,感覺又差的很遠,迷古或許正是看準老師好說話這點才膽敢放肆,另一個我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迷古成老油條了。

為求慎重起見還向迷古的家庭醫師請教,畢竟科別還是有差異,醫生還是很熱心的以自身經驗(醫生家中有個過動兒) ,推薦由轉診方式讓我們去馬偕看小兒精神科,他的意見是在他的經驗中認為還是經過精神科的評估較為準確,復健科的評估他認為可能並不是那麼詳細。

雖然十一月就拿到轉診單,不過我還是沒有馬上安排迷古去看診,或許是精神二字讓我產生抗拒,不死心的三不五時在網路上爬文,想得到更多的資訊再決定;很巧的是參加客戶的婚宴,主婚人介紹時得知她的新嫁郎是三總的復健科醫師,婚宴過後向她老公請教相關問題,她老公很熱心的推荐他們醫院的醫師,並且很熱心的建議,感覺統合不應只有看復健科一科,若狀況上有需要還是得配合小兒精神科的兩者合併評估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結果,有這兩位醫生的建議後就開始猶豫要上哪看。

還猶豫到底要上哪間醫院看時,注意到轉診單的期限快到期了,匆忙上網掛號竟然已經掛不進,得等個四個星期,最後決定結果是去三總,是因為大肚婆不想冒著沒人讓坐的風險坐捷運去馬偕,選擇去車比較好停的三總看診,還有不用等這麼久,但掛三總也是得等將近兩星期時間,忍不住跟迷古爸嘀咕“這兩科門診好難掛”。經過醫師門診初步診斷基本上認為迷古並沒有什麼問題,為了安心醫師還是安排由職能治療師來做評估,這一等又是得等上三個星期。

離開學校,趕到醫院遲了點時間,不過還好沒什麼大礙,似乎是隨到隨做,幫迷古做檢測的治療師年紀看來很年輕,對迷古來說像個親切的大姐姐,先跟我們做些基本資料的詢問,以及為什麼會想帶他來做評估的理由,並且解釋做測驗目的和整個流程後就開始做測驗。

所謂的測驗是由一些指令動作來測試,從這些動作評斷出是那方面感覺統合失調,治療師測試有時會請迷古想像自己是一架飛機,然後要求他四肢離地撐個20秒,有時會請迷古假裝自己是一顆樹或者是變成圓圓的石頭,維持姿勢測試可支撐的時間,或是金雞獨立測試平衡,還有眼睛跟著追蹤物體測試協調性等等,在一旁看時可以看的出,有些項目迷古做的不錯,有些則相對弱了很多,像是單腳站立加上要閉眼時,平衡感就差很多。

評量完後,治療師先對我們說明初步測驗完成的報告結果,好消息是迷古並沒有大問題,僅局部如運動本體覺、平衡和上下肢不協調及力氣不足,也就是肌力不夠,最後這點迷古學校的老師有跟我們提過,治療師為讓我們更了解明白舉了個簡例說,比如以我們最常做的也覺得很簡單的坐姿來說,一般人坐定後只需花20%不費心神的放在平衡穩坐,其餘80%的感觀則可分散做其他如聊天、說話、書寫等行為動作,但是對於一個先天平衡或是眼部協調性不足的人來說,得多花些氣力精神來穩住自己的姿勢,相對他的專注力就跟著減低,所以有些人會坐不住時常扭來扭去,沒法專心上課的原因就在此。

以迷古來說,迷古上肢慣用左手,下肢卻是慣用右腳,視覺上也慣用右眼,有協調性不足問題,加上平衡感弱和肌力不足,造成的影響會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這就和學校老師反應迷古有時會坐不住的情形相符,說到這我和迷古爸漸漸明白這相關聯性,也讓我原本在網路上找尋到有看沒有懂的資訊,在腦袋中漸漸有個清晰的架構,笑著跟治療師說原來“感覺統合失調”這個專業的名詞,在我們以前那年代,說穿了代表的不就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

說明部分解釋完後,治療師給我們一張活動建議表溝勾選出迷古需要加強的部分,只須需自行常做這些運動來補足加強即可,例如在運動本體覺可以作做仰臥起坐、匍匐前進、小牛耕田等動作來開發,平衡則可做單腳站或跳、雙腳站或跳的方式跳越障礙物,或帶他走花圃邊邊,或是直排輪也是訓練的好方法,剛好迷古最近愛上這運動,可加強他這方面不足,另外像上下肢體不協調和眼力部分,可以跟他玩丟接球和踢球,而且球的體積要小些約15公分以內最佳,年紀增大球的體積可以越小,要有些難度來加強他的視覺追蹤速度,也可一併訓練上下肢體的協調性,甚至連平衡感也可訓練到,另外像游泳也是不錯的綜合型訓練。

以上這些活動最好是一週進行兩到三次,每次至少15~20分鐘才能達到效果,並且要持續三個月到半年會有很不錯的成效出現,治療師建議我們可以在半年或一年後再回診來診斷確認成效,她要我們不要太過於擔心,一般來說治療的黃金時期是在三歲到八歲之間,大部分的孩童其實都會有小部分不足之處,若問題不大的大部分隨著年紀漸增,慢慢都會發展的完全,她也給即將迎接小寶寶的我們一些建議,要從小就給孩子接觸不同環境氣氛刺激,不論是人事物都需要,這樣孩子的成長過程才完整。

離開醫院後,和迷古爸回想迷古成長的過程,其實我們自覺給他的刺激應該是足夠的,不過恰好透過這次的診斷,發掘出他缺乏不足的部份,可以讓迷古能有更健全的發展。想到兩個月前對這方面的知識不足,所心生的不安全和自責感,經過這次的檢驗也給自己導正些觀念,感覺統合有問題並不是病,了解後可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行為為何異常?學習為何困難?情緒為什麼不穩定?知道他們表現不佳,不是故意不聽話、搗蛋,也不是智商有問題,而是受到一些生理、環境因素,影響他們在外的各項表現。

初步評估完成後,隔天上課時迷古爸就趕緊向一直相當關心的老師說明,而且前陣子老師經由一些方式試驗,終於找出可以對付迷古的方法,對於老師的關懷很感謝,能有這樣圓滿的結果也讓我如釋重負。

PS網路上的資訊來源很多,不過經過與醫院專業治療師的對談後,發現有些網路資訊仍要多思考其專業性程度,有問題最好還是透過大醫院專業級的諮詢診斷才能達到效果,才不致於浪費時間和金錢。

淺談感覺統合
http://www.naer.edu.tw/pcontent/TeachActive/u_ActiveFrame.asp?id=150&ProgramID=1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宅大媽--鳥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